“復蘇力量正在增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11日公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中不乏這樣的樂觀措辭。然而,在積極情緒的背后,IMF也指出全球復蘇前景依然存在隱憂,具體來看,仍然面臨油價高漲、新興經濟體通脹壓力加大、歐美國家失業率高企及發達國家債務負擔較大等四大風險因素。 全球經濟復蘇整體平穩 根據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IMF預計今明兩年世界整體經濟增速的預測分別為4.4%和4.5%,與該組織今年1月份的預測數據持平;發達經濟體今明兩年的增長率分別為2.4%和2.6%,前者較1月時的預期下跌0.1%,后者則增長0.1%;而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率則高得多,IMF對其兩年的預測均為6.5%,與年初的預期持平。 IMF稱,全球經濟復蘇勢頭得到鞏固,但復蘇步伐仍不均衡。其中,新興經濟體增長強勁、失業率低,而主要發達經濟體則增速緩慢、失業率居高不下。不過,盡管國際油價高漲和新興經濟體通脹為全球經濟復蘇帶來新的風險,但還不足以拖累全球復蘇。 該組織同時認為,作為世界主要新興經濟體的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和南非等5個金磚國家將在今明兩年繼續保持強勁的經濟增長。其中,中國經濟在今明兩年的增速將分別達到9.6%和9.5%;印度經濟的增速將分別達到8.2%和7.8%;巴西的增速為4.5%和4.1%;俄羅斯的增速分別為4.8%和4.5%;作為金磚國家的新成員,南非經濟的增速也將分別達到3.5%和3.8%。 不過,看似平穩的復蘇背后,IMF亦表達出自己的擔憂。該組織認為,目前歐美地區的失業率仍然比危機前的6年平均值分別高出4個和1.5個百分點。此外一些發達國家的財政債務負擔仍在節節攀升,大宗商品價格漲勢過快過高及新興市場的通脹同樣令人擔憂。 能源價格上漲或影響經濟復蘇 “通脹率在一段時間之內仍將保持較高水平,但是,正如我們所預測的那樣,經濟增長不會因此受到嚴重的負面影響。然而,如果石油供給再出現擾動,可能會給復蘇帶來風險,這是個令人關注的問題。”在《世界經濟展望》中,IMF絲毫未掩飾其對于能源價格一路攀升的擔憂。 IMF建議,各經濟體決策層可以在兩大領域采取措施以緩解石油稀缺的影響。首先,由于石油稀缺性有可能意外大幅加劇,政策制定者應分析能否對現有的政策框架進行相應的調整。其次,應考慮旨在降低石油稀缺風險的政策,包括開發可持續的替代能源等。 此外, IMF強調,食品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給較貧窮國家帶來巨大沖擊,并警告稱發展中國家的通脹壓力或將持續一段時間。 專欄作家尼爾·金伯利也認為,對于那些看好新興市場的人來說,他們可能低估了資源限制及當地薪資上漲對這些經濟體長期增長前景的影響。她還指出,隨著新興經濟體的發展,它們會遇到所謂的“劉易斯拐點”,即一旦從農村轉移到工業領域的剩余勞動力供給逐漸減少,勞動力爭奪加劇就將推高工業薪資。而這可能影響到這些經濟體的增長前景。 當談到發達經濟體整體狀況時,IMF稱經濟仍在繼續復蘇,“二次探底”的風險已經減弱,不過就業市場的情況仍不樂觀,且美國和其他國家還需要采取進一步措施來降低預算赤字。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