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內債務上限問題、美政府關門成為十月市場的焦點。表面上看,美政府關門是經濟問題,究其本質,實是以奧巴馬領銜的民主黨與博納領銜的共和黨之間的政治斗爭。顯然,美國真正發生技術性破產的風險為零。這是場徹頭徹尾的政治斗爭!奧巴馬不惜付出讓美政府關門,美債可能違約的巨大代價來達成其政治目的——將共和黨趕出白宮!10月17日是美債可能違約的觸發點,是本周最關鍵的一個交易日,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在此日期之前的兩黨談判最新進展。 美政府關門事件深度解析 剛步入十月,諸如“美國政府關門”之類的字眼就一直出現在大眾媒體上,并被市場密切關注,一有相關動態消息就會被媒體第一時間更新。 說到美國政府關門就不得不說到引起政府關門的根源——美國國內債務上限問題。可能有不少的投資者對“債務上限”不是很了解,下面我們就此方面內容給投資者進行個全方位的知識普及。 一個國家的財務收支即一個國家在特定周期的財務情況,包含多方面的經濟結構體以及稅費收入以及對應的支配和處分方案,主要劃分為兩個部分個主體部分:1,對前一個周期內的收入進行規劃性支配,同時審核和實施前一個周期內所制定計劃的實施以及投資方案的進展情況;2,統計周期內的收益狀況,安排下一個周期內的支出方案和投資計劃。債務上限是指特定機構正常運營情況下的最大債務承受能力,根據收支配比,扣除固有支出部分剩余的即是最大債務承受力。 美國債務上限是指美國國會批準的一定時期內美國國債最大發行額。1917年之前,每次美國政府需要借款時,都要獲得國會授權。一戰期間,為提高國家機器靈活度,立法者決定授予政府一攬子關于借款的權限,條件為聯邦政府(不包括地方政府)的總借款量小于已有的數量限制。可類比理解為個人信用卡透支額度,只不過美國政府手里這張卡可以套現。 美國至少從中期而言是看不到所謂的主權債務危機,債務違約風險更多緣于其國內的政治博弈。此前美國曾100多次提高債務上限,且較少被爭論,但這次提限被廣泛關注一方面是由于其違約后果的嚴重性,另一方面是美國國內政治形勢微妙。美國聯邦政府債務已接近國會批準上限——約16.8萬億美元,而此次提升債務上限的爭論是共和黨與民主黨為各自利益在國會中的直接交鋒,涉及兩黨短期與長期利益博弈。短期利益在于共和黨反對加稅,更偏向保護大財團富人利益,民主黨則反對削減開支,傾向加稅。 國債上限提高就是允許美國財政赤字增加。但是,是債務就要還,何況還有利息。據測算,如果按美國舉債速度和赤字增加速度,到2023年,美國政府的全部收入將主要用于償付到期債務及利息,根本不可能用于其他如國防、教育、衛生等正常的公共開支。換言之,到時,美國政府將被“債務大山”壓倒。實際上,不必等到2023年,只要美國政府觸及債務上限就不能發行新的債券,無法通過債券市場融資,其支出將全部依*收入,即稅收和行政收費。如果支出超過政府收入能力,就只能削減支出,否則,就將導致政府部門無法運轉。 不過,美國國債的發行畢竟要受到國會制約,發債量也不能無限制的提高。在國債發行上限問題上,主導國會眾議院的共和黨與總統奧巴馬所在的民主黨有著明顯的分歧。共和黨認為只有簽訂長期協議,削減政府開支,包括削減奧巴馬力推的醫改方案等,才能同意提高上限;民主黨則希望加稅來增加政府收入,卻被共和黨拒絕。2013年9月20日開始至30日晚間,在共和黨內“茶黨”等保守勢力的強烈要求下,國會眾議院議長博納至少三次提出不同版本的臨時撥款議案,這些議案都與阻撓奧巴馬力推的美國醫療保險改革實施內容相捆綁,但都沒有得到民主黨掌握的參議院的通過,最終導致聯邦政府預算至今沒有著落。預算撥款案無法批準,預算撥款權力掌握在美國國會手中,國會不通過預算案,就意味著美國政府沒錢可花。2013年10月1日,美國聯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門關門。 為了盡快解除債務違約警報和結束政府非核心部門關門局面,美國總統奧巴馬自上周四起加緊了與國會議員的磋商,相繼在白宮與兩黨代表舉行會談。眾議院共和黨10日向奧巴馬提出把債務上限暫時調高6周的方案,以爭取與奧巴馬就更廣泛的財政議題進行協商,但雙方未能達成一致。隨后,美國共和黨11日又提出了一項修改后的方案,同意就調高債務上限6周進行投票,并啟動結束政府關門的談判,但方案仍未能在議會獲得通過。旨在結束華盛頓政治僵局的努力均告崩潰后,美國國會參議院領袖里德與麥康奈爾上周六(10月12日)開始啟動談判,這將是美國避免政府違約并結束政府關門的最后防線。 表面上看,美政府關門是經濟問題,究其本質,實是以奧巴馬領銜的民主黨與博納領銜的共和黨之間的政治斗爭。奧巴馬不肯就醫療整改方案對共和黨妥協,也拒絕與其談判,讓共和黨背上了因沒有和奧巴馬就醫改方案達成一致從而上調債務上限,導致美國政府被迫關門的罵名。奧巴馬用心可見一斑:其真正目的不在于醫改方案,而是為了讓共和黨失人心,為了讓民主黨擊敗共和黨,力爭在2014年將共和黨趕出白宮! 顯然,美國真正發生技術性破產的風險為零。這類“違約事件”以后會越來越常規化。每次債務上限需要上調時,債務違約發生的概率有多大才是需要值得關注的問題。美國正身處債務漩渦里,既然支付利息的同時又沒有償還本金的打算,為什么他們還要借錢呢?這說明美國,正和其他所有的西方國家一樣,當它依賴外國對手而生存時,它也正在逐漸失去它的主權獨立性。在俄羅斯和中國持有2.5萬億美元的美債的情況下,美國又怎能不顧中俄兩國的反對而去攻打敘利亞呢? 這是場徹頭徹尾的政治斗爭!奧巴馬不惜付出讓美政府關門,美債可能違約的巨大代價來達成其政治目的,真正應了外界對其的評價——奧巴馬霸權主義!就筆者以往對共和黨的了解,尤其是其領導人博納的性格研究,這個老好人雖然目前立場堅定,但不保證能堅持到底,很大可能博納會因其一貫 “顧全大局”的心態而讓美政府重新開門,避免美債違約的風險。當然,這就表示其一定會在醫改或增稅這兩大焦點問題上作出讓步,使其政治威信受損,從而讓奧巴馬的政治企圖得逞。 所以如果奧巴馬在這次政治談判中獲勝,資本將會有更大的動力流入股市。奧巴馬會趕走共和黨,猛增稅收。這會導致失業率越來越高,破壞美國經濟,很有可能20年后其他西方國家和中國會作為新的世界金融資本中心興起。 由于此次美政府停擺事件可能造成的美債違約對全球經濟影響巨大,近段時間來,市場對其的關注完全超過了德國組閣等歐亞消息面的關注,因此投資者應密切關注的也是與美國債務上限相關的一系列問題。 本周應重點關注的消息面: 美國非農公布時間仍未定,需密切關注,褐皮書的公布,中美法英歐加9月CPI,澳大利亞聯儲會議紀要,中國三季度GDP,各國央行官員密集講話。 操作建議: 近期由于美國政府停擺,非農公布時間未定,加上市場對美國擔憂引發的避險資金流向貴金屬,金銀走出一波反彈行情,但隨著美國政治談判的進行,市場擔憂情緒逐漸消化,加上外界堅信美債違約概率為0,因此避險資金又逐漸撤離貴金屬市場。筆者認為,10月17日是本周最關鍵的一個交易日,這也是美債可能違約的觸發點,若在此之前,兩黨談判仍未能達成一致,則市場將出現大規模的風險資產拋售潮,同時,金銀市場將迎來再次走高的機會;但若在此之前,美兩黨達成一致協議,則金銀市場將繼續下行。由于大概率上來看,美債幾乎不太可能違約,因此在協議未達成一致之前,金銀或以震蕩為主,穩妥起見,穩健型投資者還是以高空為主。等待談判有新的進展后,再行新的布局思路。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