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8年接近尾聲,投資者開始將注意力轉向2019年對經濟和市場的影響。據高盛稱,2019年的經濟前景似乎沒有今年那么樂觀,對美國投資者來說可能是一個挑戰。 不過,盡管高盛建議投資者保持謹慎,但它還沒有完全敲響警鐘。“盡管存在不確定性,但我們認為,現在前往風險掩體還為時過早。雖然在2019年市場可能會更加謹慎,但我們認為投資組合應該保持適度的風險傾向,”高盛首席市場經濟學家、全球市場研究主管Charlie Himmelberg周四(11月15日)在發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表示。 在新年來臨之際,高盛建議關注一些可能在2019年發揮重要作用的關鍵市場話題。 首先,2017年生效的減稅政策的好處可能會在明年大幅放緩,因此該公司表示,投資者應該對風險較高的資產保持明智。Himmelberg稱:“投資者應關注經濟成長穩定且長期成長的股票,這些股票應不受經濟減速和防御性等較高'品質'屬性的影響,比如強勁的資產負債表和較高的定價權。" 美聯儲和利率是另一個需要關注的重要話題。Himmelberg稱,盡管美聯儲一直在穩步升息,且看來將繼續升息,但市場可能已經消化了大部分升息的影響。“我們認為,美聯儲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不會給市場帶來無法克服的風險。例如,盡管我們預計2019年的加息幅度將比目前市場預期的高出兩倍,但我們預計美聯儲本周期的13次加息中,有11次已經發生,或者已經消化。因此,可以說,金融市場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消化了美聯儲的加息”。 此外,Himmelberg表示,中國、意大利和新興市場目前的狀況也應受到投資者的關注。 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戰以及進一步緊張的可能性,可能繼續在阻礙增長勢頭方面發揮作用。Himmelberg解釋道:“中國的經濟活動可能正接近政府難以忍受的低水平,在更堅定的政策支持下,增長勢頭很可能在未來幾個月見底。” 高盛認為,即將過去的2018年可以劃分成不同的兩部分。2017年強勁的經濟動能和市場情緒延續到今年初,且人們對結構性經濟改革的加快也抱有很大期望。不過隨后情況發生了轉變。 一是16-17年的遏制金融風險的政策收緊顯現了滯后性,使得小公司面臨更大的財政壓力和對違約的擔憂。二是中美貿易關系的愈發緊張。中國一直在靈活調整政策以緩解經濟放緩,但市場正努力解決的一大不確定因素是,經濟發展規劃正在偏離。信貸為中心、投資為導向的增長模式可能回歸,民營企業在經濟中的角色在減弱,這些都令投資者感到擔憂。 高盛認為中國政府會將2019年的GDP增長目標調低至6.0%-6.5%(今年約6.5%),并最終達到6.2%的全年GDP增長。這不是一項容易的任務,因為政策制定者需要在避免經濟增長急劇下滑和防范債務快速增長之間取得良好平衡。 高盛指出廣泛的財政政策可能是穩定增長的首選。由于消費和出口的增長將放緩,高盛認為基建等固定投資會在政策支持下提速,并成為經濟增長的關鍵領導者。同時,高盛認為未來的政策重點將從周期性刺激轉向更深層次的結構性改革,以保證可持續的增長。 另外,CPI的通脹可能會繼續增加,但仍將在央行的容忍范圍內。這意味著允許溫和的貨幣政策的擴大,以推動市場利率降低。除非中國貿易關系取得重大積極進展,高盛預計人民幣將繼續貶值,并將在未來幾個月內破7。 貿易戰、政策制定、結構性改革以及資本賬戶自由化,正是高盛認為的2019年四大主題。 此外,意大利的預算問題以及不斷走弱的新興市場在2019年也可能成為不利因素。Himmelberg表示:“我們預計,在意大利預算危機得到解決之前,風險偏好仍將受到抑制,而這場危機可能會持續到明年。”盡管由于貿易緊張和利率上升,新興市場已經度過了艱難的6個月,但高盛解釋說,在他們看來,許多擔憂可能已經反映在市場中。 最后,高盛認為,近期原油價格的大幅下跌不應讓投資者過于擔憂。油市后期仍有可能反彈,迎來出色表現。“我們的大宗商品策略師預計,大宗商品價格將從這一低谷反彈,并預測未來12個月將有很高的個位數回報。” “(這些)是我們預計將在2019年主導投資領域的頂級宏觀和市場主題。我們持適度建設性觀點,但增量謹慎,宏觀觀點認為,我們應該繼續投資于高風險資產,但要提高投資質量,并在適當的時候尋找投資組合對沖。 以下為高盛列出的2019年十大市場主題,排序不分主次: 增長與風險 高盛認為,全球經濟仍將以較好節奏保持擴張,有基于此,風險資產不大可能在未來12個月給投資者帶來負超額收益。雖然市場波動可能加大,但經濟增長將給股市帶來低于1%-6%范圍內的個位數額外收益。 他們表示,只要全球經濟一如預期維持增長,風險資產在經過了近期調整之后有望溫和反彈。 不過,高盛提醒需要比以往更加關注資產質量。 考慮下行風險 利用宏觀對沖 在提醒投資者注意資產質量的同時,高盛還建議對投資組合進行適當的風險對沖。 美國國債收益率走高是需要高度注意的。高盛預計,十年期美債利率明年可能升至3.5%,屆時或將導致一定程度的負收益。隨著利率走高,債券久期對于投資組合多元化而言變得更加有吸引力。 日元也是需要著重考慮的資產之一。高盛認為,鑒于過去多年日本央行的超級貨幣寬松政策,日元相對低廉。不過,現在有幾個影響日元匯價的因素變了: 首先,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市場波動性增加,這些都有利于作為傳統避險資產的日元升值。其次,日本央行開始逐步調整貨幣政策,這樣一來美國利率走高可能不會完全傳導至日元。再者,特朗普政府開始與日本政府開展貿易談判,他們可能會考慮將匯率加入討論內容。 基于這種考慮,高盛認為,美元/日元可能面臨更多下跌風險。 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 高盛預計,美聯儲在12月以及2019年將繼續加息。相對穩步的可能導致美債收益率曲線更趨于平坦化,因為美聯儲的行動推高短端利率,但長期債券利率錨定中期經濟基本面。 他們還預計,在風險調整基礎上,更低的經濟增速、較低的經濟衰退風險和相對窄的美聯儲行為結果區間將可能令MBS的表現超過高收益企業債。由于這兩類資產在固定收益類資產市場上的合計權重超過50%,倉位配置比例是投資成功的關鍵因素。 如果美聯儲額外加息,受益者可能是美元。高盛認為美元的升值空間可能也會被美國以外國家經濟增長狀況改善、溫和的風險資產環境以及歐洲央行稍晚會采取的貨幣政策正常化措施給抵消。 企業利潤:盈利增長放緩比利率攀升更令人擔心 相比于利率走高可能施壓企業償債能力的市場普遍憂慮,高盛更擔心的問題是盈利增長放緩導致企業資產負債表惡化。 高盛認為,在后經濟周期時代,企業賺錢會遇到越來越多的挑戰,包括原材料成本攀升、貨運和物流費用增加、工資增長加速、更多關稅等,都會沖擊企業盈利。 高盛美國策略團隊預計,美國上市公司的每股盈利可能從2018年的23%放緩至2019年的6%,2020年進一步放緩至4%。 “α的一個關鍵驅動力就是企業的定價能力,即企業承受輸入成本上升和工資增加這類不利因素的能力。”高盛寫道。他們認為,那些有著高而穩定的利潤公司將表現出色。 美國:關注企業債 高盛稱,企業債的脆弱性確實在增加。與美國家庭部門去杠桿相反,非金融部門企業正增加杠桿。 他們還表示,資質好的CMBS資產的表現很有可能比高收益率企業債更好。另外,企業債的期限至關重要,到期時間越久遠,杠桿過高的企業就擁有更多時間來改善企業債的質量。 高盛強調,如果來一場意外的沖擊,可能會傷害那些資產負債表比較脆弱的企業。 歐洲:意大利帶來陰云 高盛認為,與過去兩年相比,今年歐洲風險資產相當艱難。所有歐洲國家股市回報率都是負值,歐洲國家債券與德國國債之間的息差顯著擴大,歐元對美元匯率貶值。 更重要的是,“意大利財政預算危機正在加強。這給歐洲央行的刺激政策退出計劃帶來不確定性。” 因此,他們認為,歐洲的風險資產投資偏好仍將受到抑制,直至意大利預算風險解除。但這個風險可能在明年變得更加嚴重。 “我們的歐洲經濟學家仍然對歐洲貨意大利政府在當前財政政策背景下作出改變的能力持懷疑態度。而更進一步的市場壓力可能是導致恢復財政緊縮的催化劑。”高盛分析師們表示。 在資產配置方面,高盛建議超配美元市場而非歐洲市場,相比于歐元區主權債他們更推薦英國國債。歐元對美元可能會走高,短期內風險回報比看起來不高。鑒于較高的美元套利,歐元可能成為潛在的融資貨幣。 小型開放型經濟體 高盛認為,由于全球貨幣政策整體趨向于收緊,可能會為G10國家中和新興市場中的小型開放型經濟體帶來宏觀交易機會。 高盛表示,整體來看政策決策者們選擇關注通脹目標,并將政策利率維持在相對低位。這就使得一批經濟體出現了不平衡,諸如房價上漲、債務負重增加、經常賬戶斥資攀升。 “這些經濟體的央行明年如何應對,將為宏觀交易提供機會。” 高盛認為,加元、以色列謝克爾、挪威克朗、匈牙利福林、新西蘭元可能有不錯的前景。 中國:有限寬松 中國政府在面臨經濟增長放緩、貿易摩擦等多種問題時,作出了很多放松措施作為應對,比如降準、降低具有指引性質的7天期回購利率等。高盛認為,中國財政政策可能會向著更具支持性的方向加強,近期多位重量級決策者也紛紛發聲強調確保信貸支持民營企業的重要性。 鑒于這些支持性政策,高盛預計,美元/人民幣在本月底的G20會議舉行之前將震蕩于6.90附近。他們特別指出,不建議直接持有進一步做空在岸人民幣的風險敞口。 他們強調,在涉及中國資產時只考慮貿易摩擦這一個因素是不對的,正如高盛策略團隊所說,中國的股市和企業債現在的估值比較合適,如果經濟一如決策者預期般穩步增長,這些資產的價格可能上升。 新興市場:出色表現的空間不大 經歷了4月到10月極具挑戰性的價格調整之后,投資者對于新興經濟體及其資產的情緒處于負面區間。鑒于經濟增長動能疲弱、貿易緊張局勢和利率走高,確實有理由對這類資產持謹慎立場。 但高盛認為,大量上述擔心已經在市場中得到了相當程度的體現:新興市場股市以本幣計價已經跌了10%,與美股的相對估值已回到十年前,貨幣對美元匯率已回吐去年的大部分漲幅,利率走高,新興市場美元企業債的收益率交易范圍比美國高收益債還要大。 因此,高盛認為新興市場資產的估值的起點更具有吸引力了,它們將帶來正面的回報。從回報率考慮,股市的潛在上漲空間更大。不過,由于中國經濟存在下行風險等不利因素,正面回報的空間將是有限的。 高盛提醒,從全球歷史角度看,雖然有下行風險,但新興市場資產通常擁有較高的夏普比率。即使只考慮2016年至今的情況,新興市場本地債券和貨幣的對于總收益而言的夏普比率也高于發達國家的同類資產,即便股市也只是小幅低于美股。 高盛建議做多美元對韓元,以此作為比較好的風險對沖方法。 說到這里,高盛重申,由于美國進入后周期時代,明年并不是一個可以采取買入和持有策略的環境,保持投資的靈活性至關重要。 大宗商品 過去一個月國際原油市場爆發的劇烈拋售意味著大宗商品市場未能制造出經典的后周期時代杰出表現。但鑒于美國經濟復蘇推進,新興市場與發達市場的差距將逐漸縮減的預期,高盛大宗商品策略師們認為商品價格將反彈,高盛相關大宗商品指數可能在未來12個月帶來6%-9%的回報率。 但高盛強調,不同資產需要區別對待。原油市場預計將回到backwardation結構,為投資者在區間震蕩環境中帶來正面套利空間。而銅的回報率在長期時間線上仍是正面的,盡管短期內人氣偏負面,這是因為新興市場需求復蘇、供應不大會陷入過剩。3個月和12個月期限內,銅價偏向于上行。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本站微信公眾號:
長按圖片, 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紙金網微信號: wxzhijinwang
|